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內化療飲食科學系引入肺癌基因測試,為出現基因變異的肺癌患者提供“個人化治療”。來源:香港《文彙報》
  中新網8月21日電據香港《文彙報》報道,肺癌是香港的頭號癌症殺手,有90%患者都與吸煙有關,但醫學外接式硬碟界近年發現愈來愈多與吸煙無關的個案,絕大部分為基因變異。針對基因變異的肺癌患者,標靶治療或有效令他們的存活期延長。因此,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繫於2010年引入肺癌基因測試,併為出現基因變異的肺癌患者提供“個人化治療”。
 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何重文昨日(20日)表示,基因測試是透過化驗腫瘤組織,瞭解癌症是否因基因固態硬碟變異而發生,有助醫生決定治療方案。他指出,有國際及香港的數據顯示,若出現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,若採取適當的標靶治療,其存活中位數由不足8個月,上升至接近2年。
  自2010年開始,港大為肺癌患者作基因測試,並邀請320名患者作研究,當中89%人接受測試,併發現59%人出現EGFR基因突變。何重文解釋,“EGFR基因突變是現時比較常見的其中一種基因突變,在沒有基因測試前威剛記憶體,醫學界只能就肺癌做出病理分類,主要分為鱗狀癌、腺癌及大細胞癌,而肺腺癌則是最常由基因突變導致的。”
  何重文指,針對EGFR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,能減低腫瘤的生存率,以及阻止癌細胞分裂及生長,竹北買房其成效比化療高。另外,由於標靶藥物屬於針對性治療,其副作用亦較化療少,一般只是皮膚紅疹、變乾及腹瀉等。
  現時63歲、沒有吸煙習慣的何女士,於2006年確診患上第3B期肺腺癌,腫瘤如網球般大,並已出現淋巴擴散。何女士表示,“當時醫生叫我接受電療及化療,但我的媽媽以前亦因肺癌而接受電療及化療,出現很大副作用,我覺得她很辛苦,所以我不想接受化療。”
  其後,醫生提出為何女士進行基因測試,並認為她適合接受標靶藥物。2個月後,其腫瘤縮至乒乓球的大小,身體亦沒有出現太大的副作用。然而,腫瘤於1年後出現抗藥性,何女士終接受了6次化療及30多次電療。病情穩定後約1年,腫瘤又再次活躍,何女士再服用標靶藥物至今,病情一直穩定。
  何重文表示,雖然標靶藥物不能完全治愈肺癌,但能穩定病情,同時減低對患者生活的影響。  (原標題:基因突變致肺癌 港大推標靶治療幫患者延長壽命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l14elfd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